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222章 太平军北伐(二)(2 / 2)

穿着一身太平天国戏服,头戴纸帽子的刘淑愈在太平军控制的地盘内畅通无阻,在浦口准备渡江的时候,有太平军上来检查,刘淑愈摸出了李开芳给他的腰牌。太平军检查之后,放他登上了渡船。

刘淑愈到了天京,他只是装模作样的进了东王府朝拜了一下东王,随后便去下关坐上一艘开往上海的小火轮。

“这位先生,去了上海,可不能这身打扮了!李少荃虽然不管兰芳官服和汉服,但是这长毛服饰,李少荃李大人的兵看到了,铁定要管!”船上一名穿着汉服,头上束着方巾的年轻人对刘淑愈说道。

刘淑愈回到船舱内,换下了身上的戏服,换上大清文人的长衫,又扎起了辫子,头上戴上一顶瓜皮帽。

再说太平军过了颍州,很快就同捻军会合了,两军合为一路。

太平天国北伐军的规模,已经从出发时候的两万人马增加到了二十多万,当然了,这其中大部分都是被裹挟的流民,真正的精锐老兵还是那两万人。

此时的捻军规模还不是很大,只有三万多人,这样,太平军和捻军两军合并之后就有了近三十万人的兵力。

太平军和捻军合股之后,两军一路北上,攻破了黄河边上的郑州。

但是这个时候,太平军的两名丞相之间却发生了争执。

“我们应当走东路,沿着运河北上,途径山东,可以收编山东的幅军!这样我们的实力就能又进一步增强了。”林凤祥提议道。

“不!我们现在有了捻军兄弟的骑兵,应当直接渡过黄河北上,直接从直隶攻上去,即可攻破京城!走山东太绕路了,而且山东地形也不利于捻军兄弟的骑兵发挥。”李开芳却提出了反对意见。

“走陆路,我们的粮草弹药运输多有不便,应当顺着黄河东进,再走运河,不仅省事,而且沿途中还能招募不少人。”

就在两人争论不休的时候,有捻军的探马来报:“报告各位大人!妖头僧格林沁的大队骑兵到了黄河北面!清妖大军正在集结,准备同我军决一死战。”

这次清军来势汹汹,到来的除了有僧格林沁的五万满蒙骑兵之外,还有甘陕绿营骑兵三万人,直隶绿营十万人,从京城调来的八旗新军两万人。

这八旗新军都是清一色的俄式装备,使用的步枪是俄国军队自己都在淘汰的m1806式燧发式滑膛枪,而俄国人自己正在装备的是m1844式击发式滑膛步枪。

其实俄国人自己的装备和如今的西方列强比起来,都已经是落后一个时代了,俄国人用的还是老式的滑膛枪,英法军队已经开始全面更换线膛枪,格林的底部扩张弹在鑫源堂公司制造,被称之为格林弹,而法国人自己又搞出了一种底部扩张弹,也就是米尼弹。如今米尼弹步枪在英法军队中早已普及,俄国人还在用滑膛枪。

俄军的步枪有效射程只有英法联军的三分之一,刚刚爆发的克里米亚战争,英法联军对俄军发起了猛烈的进攻,使用滑膛枪的俄军还未靠近,就被英法联军一片片的打倒在血泊中。不过俄军的英勇令人佩服,最终俄军硬是凭借着落后的武器,在近距离上射击一轮之后,就以刺刀冲锋冲上英法联军的阵地。

但是最终的结果,俄国在这次战争中遭到了惨败,武器方面的差距,以士兵的英勇根本没有办法弥补。陆军方面,俄军使用滑膛枪,英法联军使用线膛枪;海军方面,英法联军使用蒸汽战舰,铁甲舰都派上用场了,俄军还是风帆战舰。

不仅武器方面俄军比英法联军落后,在兵力上,后勤补给方面,都落后于英法联军。俄军出动了70万大军,而英法联军出动了惊人的100万大军!

可以想象一下,装备落后的70万大军遇上了比自己先进一代的100万大军,那是什么样的结果?结果不用说也知道,俄军被英法联军吊打。

而八旗新军装备上连俄罗斯都淘汰的落后武器,那上了战场会是什么样的结果,用脚趾头想都可以想得到。

“清妖有二十万大军,我军虽有三十万,但其实能战的只有三万捻军和两万老兵,而清妖的二十万大军,都是战兵。”李开芳接到了探马的汇报,有些担心的说道。

“清妖二十万又有何惧?”林凤祥冷笑一声,“我们可以在黄河以南摆开阵型,等着清妖来进攻!”

想要北伐,无论如何都要击溃前面的这支清军,无论太平军是要走山东,还是直接从河南渡河北上,都必须解决掉这支清军,否则就算是太平军顺着黄河顺流而下,这支清军尾随追击,是很头疼的事情。

黄河北岸,僧格林沁中军大帐内,大帐中间摆着一个沙盘,沙盘上面是立体的河南地图。这个沙盘可不是清军自己的作品,而是清军之中的法国教官的作品。

虽然清军购买了俄国人的洋枪洋炮,但是教官却聘请了法国教官。

“各位,长毛贼三十余万人马,号称百万大军,就在黄河对面扎营,其实长毛贼之中真正能打的也就四五万人!其中真长毛不过一两万,捻子两三万人,其余的都是乞丐流民。我军二十万可都是精锐战兵!其中还有两万八旗洋枪兵!”僧格林沁环视了一圈,拉开嗓门信誓旦旦的说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