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系统强迫我花钱第80节(1 / 2)





  而汪海信誓旦旦的回答还没几天,剧组里的一些成员就出了幺蛾子。

  一开始灯光师去不了,他还没发现问题。直到陆陆续续各个部门都开始少人,他才察觉到不对。

  好好打听一番才知道,是娱乐圈那些大佬们公司出手了。

  汪海实在哭笑不得,这些小手段对他们有什么用,这个行业那么多人,他们还能让每一个人都不接他们的活?

  这个想法还没出现多久,他们公司的一些小明星又出现了问题。

  部分谈好的通告节目像是说好了一样,同时跟他们公司的员工解约。

  再问就是有更好的选择,还愿意赔偿解约金。

  那些稍有名气的明星,倒是没有被如此对待。毕竟有点地位的都不好被替代,甚至解约费也是天价。

  小明星的通告不值几个钱,但总是被这么搞,也怪恶心人的。

  “暂时别跟他们起冲突,那些被排挤的小明星都让进组吧,免得闲着没事,电影里还需要很多配角。工资开高点,我有钱。”反正能报销。

  “我也是这么想的,他们现在刚开始进行针对,正是力度最大的时候。我们不要硬刚,看他们愿意赔本整我们多久。”

  这些打压本来会让公司头疼好一阵子,毕竟不管是十八线,还是一线明星都是公司的摇钱树。

  没法出去工作,就是在抽公司的血。

  好在乐知之那边能提供的岗位还真不少,特别是她的电影试镜,圈内几乎没有人来,那些角色只好便宜了自家人。

  汪海也迅速解决了剧组方面的问题。

  娱乐圈里单干的人可不少,有钱能使鬼推磨,乐知之给员工开工资本来就高,此刻更是开出天价,愿意来的人数不胜数,根本不是上头几个大公司说打压就打压的。

  这些风波都没有影响到乐知之,她在顺利结束学期考试后,就飞去了r国,开始了她的拍摄之旅。

  拍摄并不顺利。

  因为乐知之和弗兰的精益求精,往往一个场面能拍好几天。

  有时候弗兰描述不出自己脑子里的想法,乐知之拍了几次都不能说出哪里不对,俩人就会在片场用各自的国粹互喷的脸红脖子粗。

  成为导演以来,乐知之都是剧组的绝对中心人物。在剧组里没人敢跟她唱反调,跟弗兰的争吵可以说非常新颖。

  不是乐知之喜欢跟别人吵,而是每次弗兰提出的修改要求,都很刁钻。

  不得不承认弗兰不愧是原著的作者,他的关注点总是在他人注意不到的地方。

  每次跟他吵过改过的一幕幕,都会变得更写意更完美。

  在长达数月的拍摄中,剧组里的各位都能面色如常的欣赏乐导和弗兰先生的争吵了。

  乐知之也在这过程中,与弗兰成为了忘年交。

  乐知之吵归吵,弗兰每次提出的意见她都会欣然接受。

  弗兰虽然倔又记仇,但乐知之只是嘴上吵,行动上非常听话,弗兰非常喜欢这点,对乐知之的配合很满意。

  他合作的导演也不少,乐知之已经是数一数二的听话导演了。

  而且她不是那种没有主见的听话,她有自己的想法。

  在初见时,弗兰对这个年轻导演很不满意,所以在剧组成立初期,很不给面子。

  后面对乐知之改观,习惯已经养成,就这么一路吵了下来,感情也越吵越好。

  “听说你们准备参加明年的威尼斯电影节?你们的野心还挺大。”

  片场各自在忙碌着,只有乐知之和弗兰俩人有空坐着聊天。

  “嘿嘿,您觉得我们有机会吗?”

  柏林电影节,戛纳电影节和威尼斯电影节并称欧洲三大电影节。

  一部未上映过的影片只能参加其中一个电影节。

  他们的时间也正好错开,分别是二月,五月和九月。

  在这三个电影节中,威尼斯电影节的历史最为悠久,在欧洲的影响力最大。

  它创立的“金狮奖”是电影界的最高荣誉之一。

  更重要的是,威尼斯电影节一直被称为奥斯卡的风向标,能在威尼斯电影节获奖的作品,往往能在奥斯卡评选中取得更好的成绩。

  他们的拍摄这个月就能结束,剩下的就是后期了。

  弗兰听说最晚在明年年初,电影就能完成。

  所以他一听说乐知之不参加其他电影节,非要拖半年,参加九月的威尼斯电影节时,他就明白了乐知之的野望。

  “哼哼,反正最佳导演你肯定是没戏的。”

  就算乐知之的电影获得了全世界人的喜爱,以她的资历也不可能拿到这种成就,这不是她能力够不够的问题,而是奥斯卡评委之间不可言说的默契。

  毕竟他的好朋友马克,就是ampas的会员!去年受邀成为评委,跟他吐槽在评选阶段,收到各种各样的公关与贿赂,让他增长了许多没用的知识。

  “好吧好吧,我也没幻想过能得这个奖呢。”...其实还真想过,看来真的是幻想啊。

  乐知之只有一点点泄气,随后打起精神问道:“那您觉得最佳视觉效果呢?我就是奔着这个奖去得,我看了下以往的获奖名单,大多数都是涉及复杂特效和创新视觉设计的电影,我是对于马休的特效还是很有信心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