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141节(2 / 2)

  林晓脆生生回答,“咱们家的果树是前年买的,那时候我爹还没读书。”

  张瑞和恍然,只是有些疑惑,“你爹会种果子,为何要露出来?他不怕再有人抢吗?”

  林晓莞尔一笑,“因为我帮我爹写了书。书肆那边正在印,说要发到全国各地。这方子人尽皆知,谁也抢不走?”

  张瑞和惊喜地瞪圆眼睛,“你爹居然舍得?”

  林晓点头,“当然舍得。他说农民不易,想帮大家多赚些钱呢。”

  张瑞和心里一叹,“你爹是个好人。”

  也不枉他上次费尽心思救他一场。

  他侧头看着她,“你刚刚说你写的书?”

  林晓点头,“是啊。”

  张瑞和满肚子疑问,不是才十岁嘛?居然能写书?这也太匪夷所思了。

  三人一路到了果园,看门的是张顺星。

  林晓欢欢喜喜叫人,“张叔,大伯呢?”

  她说的大伯指的是林广源。因为张顺星结巴,林满堂便请了林广源帮忙接待客人。

  张顺星指了指里面,“刚才有几个人要看一棵树结五种果子,他带人去里面了,让我帮忙在外面看着。”

  林晓点了点头。

  张顺星看到周木生,笑着打招呼。

  周木生轻轻点了下头,跟着林晓一块进了果园。

  到了里面,林晓给他们讲解,“这一片是在沙果树上嫁接海棠。你们看看?”

  张瑞和左右看了半天,确定真的结了两种果子,这可真是一大奇景。

  他在宫里这些年,也见过不少稀奇物件,听过不少稀奇事。但他还是头一回听说有人能在一棵树上种出两种果子。

  这果园要是种在京城,林满堂一定会成为京城名人。

  林晓背着手,有些得意,“这是我爹发明的嫁接技术。不仅可以让果子变得很甜,还可以让果期提前。之前沙果四年才能结果,嫁接后两年就能结果。最妙的是可以提高产量。别人家的沙果一亩地亩产最多只有一千两百斤。但是咱们家可以达到两千二百斤。”

  张瑞和算了一笔账,沙果最便宜的时候是两文钱三斤。最贵的时候,十文钱一斤。亩产两千二百斤,一年下来也能有三四吊的收入。这可比种稻子强多了。

  张瑞和原先只是看个稀奇,现在得知能挣到钱,而且对方还如此大方,连方法都写出来了,他完全可以呈给皇上。

  皇上只要大力宣传此法,底层百姓多种植果树,将来也是利国利民的好事。

  张瑞和激动万分,等到了果园最中间,看到一棵树上结了五种果子,眼底只剩下赞赏。

  今儿来的是几个大户人家的少爷,听说这件稀奇事儿,匆匆吃了早饭就凑过来观看。

  这一看不得了,那些人还真不是骗人的。一棵树上真能结出五种果子。

  有个身穿湛蓝绸缎衣的公子摇着扇子问林广源,“你们果园的树卖吗?本少爷想买一棵?”

  林广源拱手,“自然是卖的。”他指指面前这棵树,“这树六十吊钱。”

  众人倒吸一口凉气,“六十吊?”

  林广源示意他们看看周围几棵老树,“这十几棵树老爷都嫁接过,可其他树最多只有三个品种,唯独这棵是五个品种,价格自然贵。”

  湛蓝绸缎衣的公子扇子敲击手心,“行,六十吊就六十吊。我要将这树移到我家老祖宗的院子里,让老人家每天都能开开心心。”

  林广源赞了一句,“公子孝心动天,老人家一定会长命百姓的。只是天热,这树暂时没办法移栽。需得等秋分,天不那么热了,才能移栽成功。”

  湛蓝绸缎衣的公子虽有些失望,但也能理解,“行,秋分就秋分。”

  有人觉得这人傻了,“县城书肆不是有种植方法吗?回去后咱们自己种呗。兴许也能种植出来呢?何苦花这个冤枉钱?”

  “我昨儿已经买过一本了。那书上写了,明年嫁接,后年才能结果。到时候满大街都是,就不是独一份了。”

  这话倒有些道理,至少今年和明年,这棵树是独一份的。

  有人也心动了,“沙果树上长海棠,一棵多少钱?”

  “那个是五年的果树,一棵五吊钱。”

  普通的五年果树一棵只值八百文,他这是整整翻了六倍。就算一棵树上能结两种果子,也不该卖这么贵啊,众人齐齐咂舌。

  林广源却算一笔账给大伙听,“你们也别觉得贵。像普通的果树一棵要八百文,你移栽回家怎么也得要两百文吧?再加上有一季不能结果,果树一年可以挣一吊钱。那加起来就是两吊。再说,咱这果树上面结的是两种果子,物以稀为贵,翻个一倍不算过份吧?”

  “再一个,你只要买了咱们家的果树,后续有任何问题都可以来咱们村找我们。我们给您提供建议。”

  他说得滔滔不绝,将五吊钱给大伙分得明明白白。

  大家都听呆了,听他这么一说,好像还真是这个理儿。

  有人当场指着旁边那棵树问,“我要这棵结了三种果子的。多少钱?”

  “那个三十吊。”

  大伙纷纷挑选自己心仪的果树。

  林广源从包里掏出单子,“你们想要什么果树,我这边有单子,大家可以过来我这边拿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