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52节(2 / 2)

  时间一眨眼过了一个月,林福全家的新房终于盖完了。

  林福全家比较幸运,他家挖出来的水井刚好在院子偏东的位置。

  他家盖的是三间大瓦房,外加门廊,共有七间房可以住人。

  林老太住堂屋左厢,林福全和刘翠花住堂屋右厢,大吉住东厢靠左那间,大利住东厢靠右那间,大丫二丫年纪小,两人共同住在西厢靠左那间房。

  剩下的两间房,一间用来堆放粮食,一间用来堆放柴禾。东厢和西厢待客的屋子就摆放家里的杂物。

  家里也打了地窖,搭了牛棚,因为地方太过紧凑就没有挖冰窖。盖这么多房子,林福全是打算将来两个儿子娶媳妇也能住在一块,热热闹闹住上几十年。

  上梁结束,房子没晾晒几天,林福全一家就搬进了新房。

  大丫二丫这几天兴致非常高,邀请林晓到他们家玩。

  不过他们没有定制像林满堂家的衣柜,还是用老衣柜,主要是那衣架不便宜,林福全两口子不舍得花那个钱。

  大丫二丫有些小失望,但还是很高兴她们也能有新房间。

  小姐妹拉着林晓到田野采了野花装饰房间,又邀请同村小姐妹一块到家里玩。

  七八个小姑娘聚在一块也不吵,全都用羡慕的眼神打量这间房。

  家里的条凳都被大丫搬过来了,只有林晓一人可以坐在床上。

  有个小姑娘拿她们和林晓比,“你们的房间少了一张书桌和椅子。”

  大丫笑着解释,“晓晓有书桌和椅子是为了写字,我和二丫又不需要写字,所以我爹娘就没给我们做。”

  大家听到林晓居然会写字,不由惊奇地瞪圆眼睛,“晓晓,你识字啊?你又不能进城当掌柜,识字有啥用啊?”

  村里的学堂并不是为科举开的。

  在村民们眼里,科举离他们太远了,而识字进城当掌柜,才是家长们对孩子最现实的期盼。

  林晓忍俊不禁,歪了歪脑袋,“如果我识字,将来就不会被人骗了。”

  接着她便讲了一些小故事。

  因为不识字,被人骗了卖身,最后白给人家干了几年活。

  因为不识字,被坏人抓去顶了壮丁,最后死在战场上,连尸体都不全。

  因为不识字,嫁给掌柜,对方嫌弃她不能帮忙算账,在外面找了二房,对方将她压制得死死地。

  ……

  这样的故事,她信手拈来,可这群孩子们哪听过,一个个都听呆了。

  有几个胆子小的姑娘当即就抹着泪道,“外面坏人太多了,我以后就待在村子里,哪也不去。”

  林晓心里一塞,这才意识到自己光说坏处,没说好处,反倒打退这些人的积极性。

  于是她又赶紧讲了几个励志故事。

  因为识字,姑娘嫁到夫家,避免全家被坏人蒙骗,因此受全家人尊重,与夫君日子过得和和美美。

  因为识字,守了寡,并没有自怨自艾,而是认真教导儿子,赚钱给儿子读书考科举,儿子终于出人头地,她自己也当了官夫人。

  因为识字,父母被人害死,她侥幸存活,却并不气馁,只身跑到京城为父鸣冤,最终为父沉冤昭雪。

  ……

  励志故事往往比悲剧更能鼓舞人心,这些孩子霎时就着了迷。

  甚至有个孩子被故事中女主的坚性所感动,思及自己,一把握住林晓的手,两眼放光,激动道,“晓晓,我也跟你识字吧。我也想识字。我也想像她那么厉害。”

  其他孩子性子腼腆,心里也想学,又不好意思说出口,就只能巴巴望着林晓。

  林晓点头,“那当然好。”

  孩子们齐齐松了一口气,都为将来自己也能识字而雀跃。

  只有个孩子为难道,“可是我们没有纸笔。”

  这七八个孩子在村里的地位算是好的。

  因为上头有嫂子或是哥哥帮衬,不用天天在家干活,时不时还能出来玩。

  但是笔墨纸砚这种精贵东西,父母是绝不舍得买给她们的。

  林晓摆手,“这个不难。咱们可以在地上写啊。我每天教你们两个字,你们就照着学,回去每天练上五十遍,要不了多久就能学会好多字了。”

  孩子们也觉得这主意不错,全都跃跃欲试,怂恿林晓现在就教她们识字。

  于是这群孩子从房间出来,到空旷的地方,排排站,人手一根树枝,等着林晓教。

  林晓担心她们三分钟热度,就提出每天傍晚出来半个时辰,她教他们识字,然后考教昨天学的内容,成绩最差的那个明天要带一把炒黄豆分给大伙。

  但凡是个人,谁还能没有点好胜心呢,于是大伙全都卯足了劲儿,认真跟着林晓识字。

  刚开始林晓教一些简单的字,大伙学得挺快。等后头教难的,就有不少人写错。

  于是从那天开始,这群孩子每天都有炒黄豆吃。

  只是很快,林晓又面临新的困难,等她教的字一多,她就发现前面教的东西,大伙很快又忘记了。